一、勞資談判現狀:達成初步協議
2023年6月15日,美西碼頭勞資談判大翻盤,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ILWU)與代表雇主團體的太平洋海事協會(PMA)在美國代理勞工部長蘇維思的調解下,達成了一項初步的勞資合同協議。PMA和ILWU表示,他們已經就未來六年涵蓋29個港口的合同達成一致。不過,最終協議還待雙方簽署,而協議內容尚未公開。
二、罷工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此前,因勞資雙方對于漲薪幅度的談判立場不統一,勞資談判進展遲滯,從洛杉磯港到西雅圖港的停工導致美國經濟每天可能損失10億美元。罷工引發的港口關閉,對美西航線的吞吐量造成了重大影響。
三、運輸業復蘇的困難
雖然勞資協議已達成,但要讓美西航線恢復到以往狀態并不容易。自去年以來,托運人為避免航運中斷,開始將貨物轉移到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的海運樞紐。這導致美國西海岸港口在集裝箱進出口的市場份額方面一直在下降。因此,托運人紛紛表示,除非上述協議正式簽署,否則他們不會將貨物運回西海岸港口。嚴重的干旱使巴拿馬運河的水位持續降低,這給貨運轉道美東帶來新問題。已有公司開始收取200-300美元/箱的巴拿馬運河附加費。
四、罷工后運價的變動
盡管罷工事件影響,美西線運價上行預期成為市場熱議。然而實際上,美線運價在班輪公司推漲后再度回落。班輪公司抬價難以支撐,因為需求并未明顯改善。根據寧波航交所NCFI指數,前一周(6月10日-16日)美線運價繼續回調。
綜上所述,美國西海岸的港口雖然在勞資談判中取得了重要的進步,但要使運輸業恢復到正常運營狀態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高庫存和消費能力恢復較為緩慢的背景下,對集運需求的增幅產生了一定影響。未來集裝箱即期運價的主旋律可能將是需求回撤調整疊加運力供給寬松的弱周期中,震蕩并且沒有明顯的方向選擇。